按照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春播生产(资料照)
青海新闻网·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(记者 田才 摄影报道) 激发基层人才活力,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关键。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创新建立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,目前,选派的41名乡村振兴指导员在指导基层谋规划、稳妥推动乡村振兴有序有效衔接中,助力乡村振兴“加速跑”。
12月14日,据海晏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,为精准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助推“三农”经济长足发展,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《关于建立海晏县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的通知》,明确了乡村振兴指导员队伍在驻村工作期间的指导任务,确定职责范围,力求指导工作全面、精准、有力。乡村振兴指导员的队伍建设,以现有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为主,作为选派的乡村振兴指导员,以保证驻村干部队伍稳定。对没有驻村工作队的行政村,按照“按需选派,专兼结合、分类指导”的原则,逐步开展选派。
海晏县东达村乡村振兴安居规划,犹如“红旗”插在草原上(资料照)
此外,海晏县委县政府还要求,乡村振兴指导员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,当好乡村振兴“三大员”架起党群“连心桥”,推动乡村振兴战略“抓铁有痕”“踏石留印”——当好“党建指导员”。指导村党支部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“主题党日”等制度,抓好党员教育培训管理,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,提升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能力,强化村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。当好“政策宣传员”。通过党员大会、群众会、深入田间地头等形式,广泛宣传,提振农牧民群众共建美丽乡村的信心。目前,全县已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宣讲58场次1800人次,发放宣传彩页等1.2万多份。当好“基层服务员”。深入基层一线调查,了解和掌握农牧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农牧区热点、难点问题,总结选派村新做法、新经验,着力解决在组织建设、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,为乡村振兴“问诊把脉”。当好“发展参谋员”。立足于基层实际,当参谋,发挥好谏言作用,帮助选派村“两委”班子找准工作定位,厘清工作重点,指导制定乡村振兴的具体思路举措,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、推广实用技术等方式,协助落实农牧民增收措施,帮助培育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,拓展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。
【来源:青海新闻网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